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我们一直通过新闻发布的形式,向社会报告江苏年度生态环境状况。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向大家介绍2022年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状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生态环境厅钱江副厅长,综合业务处缪明生处长、自然生态保护处朱德明处长、水生态环境处张玉国处长、大气环境处王军敏处长、生态环境监测处王春副处长。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
首先,请钱江副厅长介绍情况。
钱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2022年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首先,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皇冠体育GDP跨入12万亿元台阶的同时,PM2.5年均浓度实现了2013年以来“九连降”,连续两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91%,首次突破90%,达到优级水平。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并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新目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至88.9%。皇冠体育生态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调查记录到物种数690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保护物种94种。皇冠体育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连续三年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的特点更加鲜明、良性互动的局面得到巩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充分肯定皇冠体育工作,认为江苏工作力度大,取得明显成效,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PM10、NO2浓度同比下降,SO2、CO浓度同比持平,O3浓度同比上升。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210个断面中,年均水质达到或好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91%,无劣Ⅴ类断面。省“十四五”水环境质量考核的655个地表水断面中,年均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为96%,无劣Ⅴ类断面,达到年度省级考核目标要求。2022年,皇冠体育长江流域总体水质稳定在优级水平。长江干流江苏段各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淮河干流江苏段各断面水质符合Ⅱ类。太湖总体水质为Ⅳ类,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Ⅱ类和Ⅰ类,总磷和总氮平均浓度为Ⅳ类,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各断面水质均达到或好于Ⅲ类。皇冠体育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达到或好于Ⅲ类标准)水量为75.57亿吨,占取水总量的98.8%。近岸海域95个国控水质监测点位中,达到或好于《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的面积比例为88.9%,三类为6.6%,四类为2.8%,劣四类为1.7%;优良海水面积比例超过了国家考核目标25.5个百分点。入海河流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93.9%,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三、土壤环境质量。“十四五”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330个一般风险监控点位中,污染物含量在风险筛选值以下的点位有301个、占比91.2%,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四、声环境质量。皇冠体育设区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4分贝,同比上升0.2分贝。13个设区市中,7个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二级,属于较好水平,其余6市为一般水平。皇冠体育设区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夜间平均达标率分别为97.6%和87.5%,同比分别上升了0.7和2.1个百分点。
五、生态质量状况。皇冠体育生态质量达到二类标准,皇冠体育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结构较完整、生态功能较完善。根据皇冠体育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到物种数6903种,其中陆生维管植物1999种、陆生脊椎动物449种、陆生昆虫1918种、水生生物253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保护物种94种,同比增加。皇冠体育境内长江、太湖和淮河三大流域水生态质量分别处于“良好”“中等”“良好”水平。共监测到淡水水生生物1057种,其中底栖动物、着生藻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多样性级别均为“较丰富”。
六、农村环境状况。皇冠体育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136个村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1.3%。开展监测的22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182个县域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87.9%。
七、辐射环境状况。皇冠体育辐射环境66个国控点和222个省控点监测结果表明:空气吸收剂量率、大气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体及近岸海域海水、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点监测结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关于去年情况,我简要介绍这些,详情请大家参阅《2022年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今年以来,在皇冠体育经济快速恢复向好、动能持续增强、预期显著改善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的态势。截至5月7日,皇冠体育PM2.5浓度同比下降4.9%,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1—4月,皇冠体育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太湖湖体平均水质达Ⅳ类、湖体总磷浓度同比下降7.1%、总氮浓度同比下降21.5%,均处于近10年同期较低水平。以上就是去年和今年以来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谢谢钱江副厅长。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记者朋友们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一家媒体。下面可以提问。
中新社记者:当前,皇冠体育正在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请问,江苏生态环境系统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谢谢!
缪明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业务处处长):好的,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系统在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聚焦地方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实施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工作主要有4个方面特色做法:
一是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发布了《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及其实施细则,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特别是对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地方,进行排污总量指标的奖励,更大力度支持高质量发展。开展县域生态环境集成改革试点,专门出台支持政策意见,助推江阴印染、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厅市会商方式,支持常州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支持南通生态建设和政策改革创新,破解生态环境突出难题;以厅市共建方式,与盐城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二是精心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助力稳定经济增长。在地方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指标来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下,可以实施重大项目环评承诺制审批,对于符合条件的,可以先行进入审批程序,让优质重大项目进入落地的“快车道”。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园区限值限量管理,腾出的排污总量指标优先用于园区新上项目。这样把园区治污减排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既保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又能让园区安心上项目,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双赢。对同区域、同类型综合提升的项目,还探索环评“打捆”审批模式,受到一批中小企业普遍欢迎,既提高了效率,还少花了成本。
三是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提升能力。充分发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拉动投资、促进就业的关键作用,加快落实皇冠体育“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持续开展县以上城市水污染平衡核算,强化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继续建设“绿岛”项目,建设共享共用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治污成本。比如,南京市有一条“网红”餐饮街,人气比较高,但是周边居民对于油烟有一些投诉。随着商户共享的餐饮油烟“绿岛”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之后,95%以上的油烟被净化去除,困扰居民的油烟问题也迎刃而解,并且这些商铺的治污成本也下降,受到广泛好评。组织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试点项目评估,对试点项目予以资金补助,不断提升自然生态保护水平。
四是持续强化绿色金融创新,激发环境资源市场的活力。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以“政银协同、惠企助绿”为主题,召开金融助力皇冠体育交通运输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专场对接会,帮助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方案。持续推进“环保贷”“环保担”,解决企业环保项目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难题,仅2022年当年就发放“环保贷”45.48亿元,“环保担”入库项目总投资达到200多亿元。组织实施“十四五”财政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若干举措,对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绿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回答完毕,谢谢。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据了解,今年3月份以来,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是持续攀升的,包括此前也感受到一些雾霾天气、沙尘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请问,我们对这样的情况是如何解决的?
王军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好,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钱江副厅长在通报去年和今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过程中也介绍了,江苏大气环境质量处于持续改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了一系列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这里有一组数据:江苏GDP总量从2013年的5.9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超过12万亿元,增长107.3%,同时期江苏大气PM2.5浓度由2013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2微克/立方米,下降56%。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着能耗、煤炭使用量、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那么在经济总量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PM2.5浓度下降了56%,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成绩。大家可能还有印象,2013年经常有雾霾天,如今可以说蓝天白云、“水晶蓝”成为了常态。
今年以来,尤其是3月份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幅度是收窄的。这也提醒我们,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既是显著的,也是脆弱的。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业去呵护,为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自己的努力。面对这一情况,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方向不动摇,强化系统治理,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主要做了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治污,完善法规标准。今年5月1日起,皇冠体育正式施行新修订的《皇冠体育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皇冠体育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减少移动源污染。对于工业涂装、施工扬尘、木材加工、印刷等重点行业,江苏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将于今年正式实施。地方新标准的实施,有力推动了相关行业提标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腾出容量。
二是坚持源头治污,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我们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出台《皇冠体育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的工作方案》,属全国首家,主要目的是针对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供应增加以后,带来火电运行负荷波动,波动过程中一些火电机组频繁启炉和停炉,容易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深度脱硝改造。皇冠体育1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在2025年底前要全部实现全负荷脱硝,目前皇冠体育符合条件的128台机组已有75台完成了改造。推动皇冠体育钢铁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以更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开展了皇冠体育生物质电厂与锅炉综合治理,推进生物质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今年,我们还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25万辆以上,在皇冠体育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等领域显著提升新能源车辆使用比例;另外,皇冠体育年内还要新增2万个以上的公共充电设施。
三是坚持精准治污,提升非现场管理水平。皇冠体育大气网格化监测站点、重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站点相继建成投用,有力增强了皇冠体育大气监测监控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案必查。
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一方面,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另一方面,发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助力经济平稳运行和向好发展。总之,面对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提升治理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来增加减排量,以更多确定性的减排量,来冲抵不利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央广网记者:最近,我们越来越频繁看到在社交媒体上,大家分享江苏的水清岸绿、江豚腾跃的景象。请问,江苏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方面有哪些新的做法和成效?
张玉国(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好的,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皇冠体育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正如大家在抖音、媒体公众号、朋友圈里看到的那样,这几年皇冠体育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从数据指标上看,2022年皇冠体育210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首次突破90%、达到91%,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84.2%的目标任务,改善幅度在长三角地区最大。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在Ⅱ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了“两个确保”。
从生物物种上看,整治后的灌河入海口重新发现了四鳃鲈鱼,曾经消失10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伪虎鲸也在此处重现。长江江苏段的生物物种资源密度显著回升,被称为长江“晴雨表”的江豚数量和活动范围明显扩大,近期更有网友拍到了母子豚伴游嬉戏的温馨场面。
从群众感受上看,江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韵特色鲜明,“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殷殷期盼。我们以“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为目标,统筹推进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群众身边的一条条河湖新颜焕然,大家越来越感受到水韵江苏之美。
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坚决有力的治理措施。这几年:
我们有效夯实环境基础设施。创新开展了皇冠体育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工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按照每年5%的比例稳步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力争到2025年皇冠体育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有条件的地区达到100%。出台皇冠体育差异化管控的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DB32/4440—2022),实施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下决心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全面加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我们大规模推进源头治理。针对制约皇冠体育水质提升的总磷问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总磷污染控制的意见》,全面开展皇冠体育涉磷企业的排查和整治。针对面广量大的农业面源污染,一方面,我们按照“肥水不下河、退水不直排、养分再循环”思路,加快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的生态化改造;另一方面,出台全国领先的《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加快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新康村的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农田排出来的总磷平均去除率达40%以上。
我们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建设,通过科学、积极和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正向演替。南通海安市累计建成11座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水质从一级A标准提升到准Ⅳ类标准,降低了治污成本,扩大了生态环境的容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推进江苏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让老百姓更加切实感受到江苏的河湖之美,也欢迎大家更多参与到皇冠体育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中来,共同守护好江苏的碧水清波。谢谢大家!
现代快报记者:近期江苏公布了鸟类观测情况。请问关于鸟类等生物多样性观测和保护,有哪些新技术新手段,有没有在全国首创或者独具特色的一些手段方法?谢谢!
朱德明(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十分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鸟类生物多样性,是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质量的一个“晴雨表”。江苏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中心节点,每年大约有250种、近5000万只水鸟迁徙途中要在这里停歇觅食,而且种类、数量还在不断地刷新纪录,部分濒危鸟类在江苏的种群数量达到了全球之最,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直以来,皇冠体育高度重视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域行政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截至目前,累计记录到鸟类20目68科358种,占到陆生脊椎动物调查总数的80%,与2020年首次公布的本底调查数据相比,鸟类的种量增加了15%(47种)。其中,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鹀等对生态环境变化敏感的指示物种频繁现身,成为江苏自然生态质量改善的鲜明写照,人与鸟类和谐共生的成效十分明显。今年4月份,省生态环境厅第一次召开了鸟类生物多样性观测点评会,全面了解各地鸟类观测工作最新动态,分享成功经验案例,不断探索鸟类观测新路子、研究新方法,持续推动鸟类观测与保护工作。
在鸟类观测方面,我们创新推动视联网、AI识别、声音“图谱”等国内前沿的技术手段,将其融入到日常观测之中,及时掌握鸟类变化的态势和分布范围,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比如,在南京、泰州等地,安装了多台视频监控设施,打造湿地水鸟“全方位”常态化观测体系;在南通、盐城等地,在高潮地、塘口、滩涂等重要区域,搭建鸟类的AI观测平台,实现对鸟类的“全时段”智能在线观测,有力推动鸟类观测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迈进。此外,积极组建鸟类科学观测团队,在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自身队伍的基础上,广泛调动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者、志愿者、爱好者参与其中,搭建“多点连接、多线交汇”的综合观测体系,运用多种新技术、新手段共同打造全民参与的江苏观测模式,让“堂前燕”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鸟类保护方面,我们创新结合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等国内先行的生态保护建设模式,通过微地形改造、自然生境恢复、迁徙廊道连通、原生浆果种植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科学营造鸟类适宜的生存空间和巢址生境。特别是湿地作为鸟类生存繁育的栖息地和移动的“加油驿站”,虽然江苏纳入国际湿地名录的湿地才3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1位,但十年来江苏自然湿地保护率由原来的25.9%提升到61.9%,湿地面积超300万公顷,湿地保护率全国最高,这些也为越来越多的鸟类构建了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栖息之地。
最后,向记者朋友们通报一下,本月22日左右,我们将在连云港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到时欢迎各位记者朋友莅临,我们也会请省环保宣教中心通知各位。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今年的生态质量首次采用了生态质量指数(EQI)进行评价。请问一下,这个指数有什么特点,以及它的评价结果表明了什么?谢谢!
王春(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副处长):好,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始终把生态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作为生态保护监管的重要支撑。2021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首次提出生态质量指数(EQI),并于2022年将其正式纳入国家对地方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正式取代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用来反映国家、省、市、县四级行政单元的区域生态质量状况。从EI升级到EQI,是生态环境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对十多年来生态状况评价工作的系统升级。EQI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更加聚焦区域生态的综合评价。与EI相比,EQI不包含表征环境状况的污染负荷指数等指标,首次引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标,并增加了生态用地面积、重点生态空间连通度、海域开发强度、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相关指标,更加精准地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状况,能够为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构成EQI的指标当中,有很多与老百姓的感受相关,比如“建成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指数”,考察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公园绿地周边,10分钟步行可达范围所覆盖的面积占比情况,一个城市建成区公园数量越多、绿地的面积越大、分布越合理,这项指标得分就会越高。
三是更加强化对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工作的正向引导。使用EQI考核评价时,主要考核被评估地区生态保护成效和生态质量改善情况,淡化被考核地区生态质量本底差异,不同地区不进行横向比较,注重区域自身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地方政府只要在生态保护与治理修复方面真抓实干,就能取得好成绩。
EQI主要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胁迫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是对生态系统整体情况的“综合体检”。生态格局是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的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的一些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和配置的情况;生态功能主要反映生态系统的服务和调节的能力;生物多样性反映区域物种层次和生物多样性状况;生态胁迫反映生态系统所受的人为开发的干扰以及自然灾害的情况。根据EQI的高低,可以将区域生态质量从优到劣分为一类到五类。2022年,皇冠体育生态质量指数(EQI)达到二类标准,它表明皇冠体育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生态结构较为完整、生态功能较为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以生态质量评价和考核为抓手,加强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建设,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为重点,加强生态监管,积极推进“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其他问题,会后还可以进行单独采访。谢谢大家!
孙玮(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副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经过三年多的紧张筹备,第十二届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6日在连云港市开幕。
本届园博会以“山海连云?丝路绿韵”为主题,打造集园艺博览、生态休闲、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园林和区域宜游空间,精心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各类主题会展活动。经省政府领导同意,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方面负责人向大家介绍本届园博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先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唐明珍先生,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海州区委书记朱兴波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园林绿化处处长于春女士,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区长李锋先生。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孙玮。
首先,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先生介绍本届园博会的筹备情况。
陈浩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经过三年多的持续努力,第十二届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将于4月26日在连云港市开幕,展期一个月。下面,我代表组委会办公室,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园林绿地是城市中可观可感可亲近的绿色空间,连接自然和文化、传统和当代、艺术和生活,构筑了城市的自然生态本底,承载着人民的美好生活,彰显着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
200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皇冠体育在全国率先举办省级园艺博览会,历经20余年的探索实践,园博会办会形式从起初单一的园林园艺展会,转变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展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新实践的行业盛会和综合实践,是园林文化和造园技艺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已经成功举办的11届省园博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城市的积极参与,成为皇冠体育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在全国有了日益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益于园博会的创新引领,皇冠体育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持续得到整体提升,拥有全国最多的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率先实现了设区市国家园林城市全覆盖。
第十二届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由皇冠体育人民政府主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其他12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协办。园博会园艺博览园位于花果山余脉,选址在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农场内,面积约237公顷。秉承“探索、创新、示范、引领”的办会宗旨,围绕“山海连云?丝路绿韵”的主题,按照“一届比一届有特色”的定位,主要呈现以下特色亮点:一是讲好山海故事,打造文化园博。强化博览园与花果山的空间关联,利用场地条件,以北部山林、南部湖荡为山水基底,挖掘连云港西游文化、镜花缘文化等内涵,营造神奇浪漫的意境。二是融入生活园艺,打造健康园博。聚焦“健康中国”背景下百姓生活新需求,将城市展园与茶饮、中药、疗愈等健康园艺主题相结合;营造“都市田园”“宜居田园”片区景观,融入果蔬采摘、农艺体验、休闲游憩等功能,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三是传播“绿色理念”,打造低碳园博。博览园建设注重体现生态、绿色、低碳、节约等理念,在展园、场馆等建设中鼓励“四新”技术的应用,探索盐碱土园林绿化技术创新,推进园林绿化减碳增汇和节约型园林建设,促进园区低成本建设和维护。四是展现丝路风情,打造多彩园博。弘扬“丝路”精神,以“丝路绿韵”串成城市展园。展园设计建设中挖掘历史、融入古今,呈现人与自然、东西方、古今与未来美美与共、和谐共融的丝路文化。五是实践多维互动,打造活力园博。博览园整体构想借势花果山,通过展园、花果园艺街、镜花园等建设,实现园内外互动、文化与景观的对话。在各主题展区应用全息投影、数字水景等增加异域风情与奇幻色彩,强化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本届园博会的筹办工作,自2019年12月启动以来,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主持召开组委会工作会议,博览园项目列入省领导挂钩联系的省重点项目高位指导推进。连云港市作为园博会承办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市区联动,有序推进博览园建设,做好开幕式及相关展览活动的策划和具体实施,并为12个设区市参建、参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和支持。在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协力配合以及各参展城市、参建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各项筹办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全建成、全运营、全使用的预期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博览园建设。按照园博会总体方案和经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博览园分为“山海韵”“丝路情”“田园画”三大片区、共20个展园,包括13个城市展园,3个设计师园,盐碱土绿化、药用植物、花卉盆景、湿生植物等4个专类园。在省组委办的指导下,连云港市和各参建城市克服了疫情和高温干旱等天气的不利影响,推进实施并完成了博览园、城市展园建设,主展馆、花果园艺街、秦东阁等主要建筑也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二是精心组织专题展览活动。本届园博会致力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推动皇冠体育园林园艺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广泛征集和精心挑选,13个设区市选送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有较高水准的园林园艺展品,包括插花、盆景、花卉花艺、组合盆栽等。为鼓励创新、多出精品,开幕式前,本届园博会将对城市展园和参展作品组织评奖。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指导举办了皇冠体育园林绿化行业绿化工(花境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另外,结合丝路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楹联文化等,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园事花事活动。
三是认真筹备开幕式系列活动。本届园博会坚持节俭办会、节俭办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园博会主题组织好开幕式、总结会及相关活动,服务社会需求,贴近百姓生活,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喜庆祥和的会展气氛。目前,开幕式活动筹备已经基本就绪,拟邀请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级行业学会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公园协会)、长三角相关省市(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一带一路”有关城市(郑州市、西安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领导参加开幕式,将结合园博会总结会,举办江苏园林文化传承与当代表达高层论坛。
四是高效开展招商运营工作。本届园博会在筹备初期,同步考虑展前的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以及展后的高水平运营。连云港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对园博园进行市场化运营。主要配套服务区花果园艺街招商工作全面完成,并将陆续营运。此外,通过招商合作引入房车营地和露营基地,试点推进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开幕式前,票务管理、园区安保、卫生保洁、志愿服务、智慧导览、电瓶车观光等服务事项已全部准备就绪。园博会闭幕后,博览园将成为连云港花果山板块联动东部海滨城区重要的生态空间和风景旅游目的地。
历经20余年的创新实践和不懈的追求,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第十二届省园博会的举办,又将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实践,一场集园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园博盛会。在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皇冠体育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和园艺博览会的关心和支持!诚挚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参加明天的媒体探园,参加4月26日的开幕式以及专题展览、高层论坛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报道,持续扩大江苏园博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谢谢大家!
孙玮(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副处长):谢谢陈厅长。下面,请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海州区委书记朱兴波先生介绍本届园博会的总体情况。
朱兴波(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海州区委书记):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第十二届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将于2023年4月26日开幕。按照本次新闻发布会安排,由我代表连云港市,向大家介绍本届园博会博览园建设及会展期间活动安排情况。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园博园建设情况。
本届园博会博览园选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地处花果山南麓,紧邻徐新公路,规划总用地约237公顷,自然本底良好,交通条件便捷,区位优势显著。2020年以来,在省组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山海连云?丝路绿韵”办会主题,深入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积极彰显“山海港城”地域特色和“丝路文化”特征,全力推进园博园建设和园博会筹备各项工作,着力打造集园艺博览、生态休闲、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和区域宜游空间。目前,园博园各项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主展馆、秦东阁、花果园艺街等标志性建筑都已投入试运营,将在开园后正式运转,园区内花卉花境打造、环境氛围渲染、开园运营维护等工作均有序开展,确保在4月26日开园时呈现最佳景观效果。
本届园博会博览园建设,注重体现四个方面内容:
(一)统筹规划布局,联动区域发展
在规划选址初期,我市就充分考虑园博园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关系,注重实现园博园和全域旅游的有机融合,将园博园选址定于花果山南麓,毗邻花果山景区、渔湾风景区、孔雀沟景区,以大花果山景区保护利用、开发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山、水、园有机融合、紧密联动的生态旅游“黄金地带”。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并联推进、错位发展,把园博园作为当前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推动建设,并于园区周边同步实施渔湾欢乐城、南天门文化活动中心、孔雀沟景区提升改造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游赏娱乐性、景观性、服务性。目前,三个周边项目均已准备就绪,计划与园博园同步开放运营。届时,我们也将通过开辟旅游专线、推出旅游联票、组织系列活动等方式,促进各景点互惠联动,努力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二)注重探索创新,打造特色园博
一是在造园理念上创新,注重与连云港山海文化、西游文化、丝路文化、镜花缘文化一脉相承,在造园和办展过程中,充分展示这些文化内容,通过建筑元素、植物景观、园林布局等进行有机展示,形成具有连云港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二是在造园技术上创新,结合连云港地质风貌特征,创新性地解决大体量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难题,设置了盐土绿化专类园,并形成《连云港市盐碱地绿化建设导则》等标准文件,有效指导了沿海地区盐碱土壤条件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主展馆建设中运用了BIM技术,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使用海绵技术,成为先进园林绿化技术应用的现实案例。三是结合时代背景创新,在康养、生态、低碳作为生活追求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性地设置了药用植物园、可食植物园、太阳能步道等,倡导人们开启健康生活新方式。
(三)弘扬工匠精神,展示精品园博
园博园是高品质造园技艺的集中展示,我市高度重视园内各类工程建设品质,组织专业团队高标准开展施工,将工匠精神融汇其中,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园内秦东阁与花果园艺街仿古建筑采用传统营造法式制作,传承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技艺。花果园艺街引用连云港海滨地区石砌民居的经典元素,邀请市内手艺精湛的老艺人和知名技师,努力还原地方历史建筑的特色风貌,以现代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实现历史传承与现代功能的完美融合。园内19座景观桥梁各具特色,将桥梁、水系及植物造景有机结合,打造美妙的园林景观意境。造园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国内、省内和本地专家,定期监督考察、现场研磨,对园区的每一处施工细节精雕细琢,全力打造高水平园林园艺精品工程。
(四)优化运营方式,凸显园博效益
连云港园博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办会、运营和园区长远发展,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实施全过程策划。在园区管理、店铺招商、转型发展等方面实现有机融合,活动上推陈出新,管理上精准高效,借鉴国内先进园区的运营经验,引入了一系列连云港老字号商铺入驻花果园艺街,东海水晶、连云港贝雕、云雾茶、汤沟酒、板浦凉粉、老海边煎饼、插酥小脆饼、蜂针堂蜜饮、味芳楼馄饨等特色非遗产品将悉数登台亮相,让广大游客能够“住特色民宿、观园博美景、品港城美食、赏地方文化”,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此外,结合园区现状,我市制定了园博园转型发展策划方案,将在会期后集中推进,努力办好“永不落幕的园博盛会”。
下面,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会展期间准备及活动安排情况。
为做好开幕式和开园工作,我市成立了开园筹备工作专班,分综合协调、氛围营造、嘉宾接待、现场活动、文旅宣传、综合保障六个工作组开展工作。园内、园外统筹安排,通过网络媒体和系列主题活动进行宣传预热,营造“人人参与,全城园博”的良好氛围。园区内,按照开园即全面开放的总目标,立足高品质、高标准,全面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精心安排停车管理、秩序维护、环卫保洁、票务安保、志愿服务,分组团、分片区实施精准管控、贴心服务。园区外,公安、住建、交通、城管等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联动,全力做好各项保障。结合迎“五一”假期,全城还开展了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扮靓城市,热情迎接园博,周到服务好市民群众和各地来客。
同时,为丰富园博会的办会内容和交流形式,我市筹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会期活动:
4月26日上午举行园博会开幕式。地点拟安排在园博园云栖馆,计划邀请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国家级行业学会协会领导、省政府领导、周边省(市)代表、“一带一路”国内城市代表和省组委会成员单位嘉宾代表,共同见证园博会开园盛况。
4月26日—5月26日会展期间,举办园林园艺专题展览、园博精品项目展,以及丝路文化、山海文化、水晶文化、楹联文化、非遗文创等地域特色文化专题展览,集中展示传统园林文化、现代园林艺术和先进造园技术。我们还将在园博园内花果园艺街举办系列民俗文化演出,通过歌舞、地方戏、曲艺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唱响“连云港腔调”,生动展示连云港特有的文化元素与内涵。此外,在园博会期间,我市还将举办全域旅游嘉年华、绿色骑行主题日等特色主题活动,并在园博园周边景区,围绕千年古塔、千年玉兰、千年流苏等开展策划,联动举办赏花节、摄影大赛、抖音挑战赛等系列活动,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选择,积极呼应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让广大市民游客切实享受到景中有乐、乐中赏景的沉浸式游玩体验。
5月底,将结合总结会举办江苏园林文化传承与当代表达高层论坛和展览颁奖活动。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第十二届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即将盛大开幕。在此,诚挚地邀请各位前来园博会现场采访报道。展会期间,我们将全力做好园博会各项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努力办成一届安全、精彩、难忘、特色鲜明的园博盛会!
谢谢大家!
孙玮(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副处长):谢谢朱市长。接下来我们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家媒体,以及提问哪位负责人。
人民网记者:请问省农业农村厅,园博会是展示花卉园艺发展成就、交流先进理念技术的重要平台,能否介绍一下此次省园博会对皇冠体育花卉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何积极作用?谢谢!
唐明珍(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非常感谢人民网记者对我们江苏花卉园艺产业的关心。连续举办省园博会,不仅引领了江苏花卉园艺产品的消费,带动了花农的增收致富,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皇冠体育花卉园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即将在连云港开幕的第十二届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将精彩展示江苏花卉园艺发展的新亮点。在园博园,我们既可以看到江苏各地独具特色的园林杰作精品、乡情浓郁的人文景观,感受到江苏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新成就,还可以观赏到皇冠体育花卉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品,进一步体会到江苏花卉园艺产业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进展。尤其是花卉园艺专业从业人员可以主动参与展览展示、参加技能竞赛,并与业内的技能高手切磋技艺、一展风采,提升技艺技能。在这次园博会上,我厅组织13个设区市参加园艺专题展、插花花艺、组合盆栽、园艺精品、茶席设计等多项专题竞赛活动,丰富了本届园博会园艺园林内涵,展示了园艺精品,对促进皇冠体育花卉园艺人才培养、生产管理和科技创新、加快花卉园艺产业提档升级意义重大。
可以说,省园博会为皇冠体育花卉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宣传花卉园艺消费新时尚,普及花卉园艺新知识、展现花卉文化与非遗传承,提高百姓对于花卉园艺的欣赏水平,提升市民生活品位和品质,让花卉园艺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激发花卉园艺市场消费潜能。园博会已连续举办了11届,大大促进了市民对花卉的消费和花农的增收,特别是园博会吸引了大批知名品牌花卉园艺企业参展参会,展示推介花卉园艺知名品牌产品,提高了园艺产业的品牌知名度,放大了品牌效应。
目前,江苏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超过230万亩,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在全国列第一方阵。江苏花文化历史悠久,园博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力促进花卉园艺文化传承发展。
期待已久的园博会如约而至,让我们共同期待。谢谢大家!
中国建设报记者:请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领导,皇冠体育园艺博览会自2000年开始举办,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本届园博会也即将开幕,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园博会产生的效应和发挥的作用?谢谢!
于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园林绿化处处长):谢谢中国建设报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刚才陈厅长在发布时也提到,从2000年开始,江苏在全国首开省级园博会先河,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的已是第十二届园博会新闻发布会了。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归纳了一下,主要产生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效应和积极作用:
一是记录时代发展和行业进步,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回顾20多年的历程,我们感受到每一届园博会都是一次探索、创新、拓展、融合的过程。从城市公园的改造利用到城市主题公园联动,从推动风景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建设示范,从促进城市滨湖、滨江空间开发利用到融合城乡旅游产业新功能,国家战略和发展理念在园博会得到了实践和综合展示。每一届都有鲜明的时代性,回应和落实新的理念、新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每一届都有典型的本土性、体现在地的特征,延续地域的文脉;每一届也有良好的互动性,强调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联动,与社会大众的交互。比如,即将举办的第十二届连云港园博会,紧扣共建“一带一路”,探讨在园林园艺实践中,如何融入丝路精神,展现丝路风情的绿色构想,用园博会彰显交流共融、与时俱进、美美与共的丝路文化。在第九届苏州园博会,我们落实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园博会系统集成了生态湿地、雨水花园的海绵技术,综合展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成效,打造了当时省内首个海绵型郊野公园。
二是营造诗意栖居和美好生活的场景,为人民群众塑造了当代的“桃花源”。园博会的举办,不仅为承办的城市留下了一个高水平、永久型大型城市公园,也打造了新的城市绿色地标,促进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园博园的建设传承了园林文化的艺术精粹,营建了自然诗意的景观环境,塑造了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空间。通过这样的集中展示和交流,带动了园林园艺在建设设计方面水平的提升,增进了社会和大众对园林文化的了解和共识,推动了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成为走进百姓现实生活的“桃花源”。比如,第十一届园博会在南京举办,大多数媒体记者都去过,十三个城市展园依托江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名园特征,与古为新、当代创造,再现了江苏传统精品园林美美与共、文化荟萃。第十届扬州园博会,举办了宁镇扬花卉节。本届园博会,刚才两位主发布都讲过,在城市展园上很有特色,打造了茶艺文化、家庭园艺、健康疗育、可食园艺等主题乐园,引领园林园艺更接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是服务绿色城乡建设发展,搭建了多个行业对话与交流实践的舞台。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开山采石、水体污染等问题。在园博会建设中,结合场地特征,融合了生态修复、韧性城市建设、绿色建筑、生物多样性保护、海绵城市等新理念、新技术,让昔日的“生态伤疤”重新恢复绿色生机,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展示现代园林园艺发展成果、推广绿色科技的重要窗口。比如,第十一届园博会利用江宁开山采石的宕口和水泥厂旧址,通过山体和工业泥塘的生态修复,传统园林的景观重塑,打造了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人与自然共生的现实样本。随着园博会一届一届的探索,其内涵和外延都在拓展,也为城乡建设的设计创新和综合实践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正因此,从第九届苏州园博会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和省内设计大师、知名建筑师团队都积极参与到园博园建设当中。有很多城市展园,包括场馆建筑、公共景观甚至一些配套设施的创作,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园林艺术的盛宴,更充分展示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新成果、新技术,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的技艺展示平台。
借今天的发布会,我在这里也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最近开展的相关工作。为了进一步提炼总结、推广展示江苏园博会,展示园博的精品项目成果和园林文化魅力,促进行业和社会交流,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和认知,我厅组织开展了对历届园博会的园博精品项目评选工作。经地方推荐、专家遴选以及现场踏测,确定了36项新时代江苏园博精品项目,并联合紫金奖?大学生设计奖,与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了江苏园林文化传承与当代表达——江苏园博“三十六景”人文画卷工作营。希望通过当代艺术媒介形式,对园博的精品项目再次进行创意转化和艺术创作,以期让今天的园林精品成为明天的文化景观、大众的精神花园,相关的成果也将会在一个月后,即第十二届园博会总结会和高层论坛上发布,届时请各位媒体朋友继续予以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省广电总台我苏网记者:各位领导好!请问李区长,据了解,连云港城市地质条件有限,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览园工程建设,请问在博览园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应对的?谢谢!
李锋(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区长):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关心的是连云港的地质条件问题。
连云港市是典型的海陆交接城市,海州区作为连云港中心城区,也经历了海退城进的历史演化,应该说留下了浓厚的盐文化(园博园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11处盐田遗址),但同时也留下了厚厚的盐碱土,所以在开工前期,我们对整个区域的土壤、地质、水文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测,结果显示,表层土以下的土壤盐碱化程度超出了正常指标三倍以上,并且土壤的淤泥化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如果能够改良试验成功,也将成为沿海城市大体量盐碱地园林绿化的一次有益探索。为了保障工程建设和绿化栽植,建设指挥部会同地质勘察、盐土绿化、植物应用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了现场会商、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一是引水排盐。充分利用园区本身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对南部镜花园片区约600亩范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系和地貌特征,减少土壤扰动的范围。同时引入河水,采取水系联通、水网循环和水体渗透等措施,构建水生态的排盐系统。
二是换土降盐。在施工过程中,对海淤土等重点区域,我们科学处理表层土和深层土的关系,对表层土选用合适的客土进行回填和微地形的塑造,有效保障了地表植物的健康生长。对深层土,我们采取了设置排盐层、排盐盲管等措施,保障水盐系统科学有效运转,防止返盐返碱现象的发生。
三是栽树耐盐。在园区我们栽植了各类乔灌木2万余株,在植物的设计和选用过程中,我们以节约型园林和低碳生态为导向,优选了乌桕、盐蒿、白榆等适合本地生长的耐盐苗木,既丰富了园区绿化景观,也保证了苗木存活率,从而成功在海滨盐土上打造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绿地生态系统。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连云港日报记者:请问李区长,园博园距离我们连云港市中心约10公里,目前到达博览园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咱们开园后园博园的票务政策是如何安排的?谢谢!
李锋(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区长):谢谢连云港日报记者的提问。连云港市区交通便利,花果山国际机场距离城区仅20公里,连盐、连淮扬镇和连徐等三条高铁在市区交汇,同时还有三条高速以及众多国省干道绕城而过,快速公交系统(BRT)网遍布城区,外地游客可选取通过飞机、高铁、自驾等方式来到连云港。从花果山机场到园博园的车程约30分钟。自驾从高速出口到园博园约6分钟左右。目前市区有7条公交通往园博园,另外我们在高铁站、客运站以及工业展览中心还安排了3条直通园博园的公交专线。
在票务方面,本届园博会的会期是从2023年4月26日到5月26日,期间我们实行分时票价,其中周末及节假日等指定日的票价为60元/人,工作日等平日票价为50元/人;同时对6周岁以上(不包含6周岁)-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在校学生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执行半价优惠政策;对70周岁以上老人、优抚对象、军人、医护人员、无偿献血的终身荣誉获得者等符合《皇冠体育景区门票和相关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的特殊人群实行免票。游客可以通过连云港园博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以及通过携程、美团等第三方平台进行网络购票,也可以到连云港园博园现场售票窗口进行购票。园博会结束后,园博园的票务政策将根据园区的维护和更新情况及时调整,届时将以公告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谢谢!
孙玮(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副处长):谢谢。记者朋友们,第十二届园博会开幕在即,期待各位持续关注我们园博会的开幕式以及后续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园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也将做好服务。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会后还可以进行单独采访。谢谢大家!